人民网评集换式卡牌:易激发孩子赌性,小小年纪体验“被套牢”滋味!
体育资讯9月2日报道宣称 近日有报道称12岁女孩1年花了5万多买卡牌,某班级3/4的学生承认拆卡“上瘾”……近年来,随着集卡、拆卡、玩卡游戏风靡校园,不少中小学生包括幼儿园的“小卡迷”,为购买各种“稀有卡”“典藏卡”不惜花光零用钱,甚至去偷盗家人钱财。 孩子们眼中的“万人迷”,却成了不少家长的心头刺。 随着集卡之风盛行而来的是一些乱象。很多售卖卡牌的店铺熙熙攘攘,孩子们无视价格一包接一包抽卡,地上扔满“废卡”;一些拆卡直播间里“未成年人禁止下单”的标识形同虚设,主力军就是10至13岁的未成年人;部分稀有卡牌被炒到了单张10万以上的天价;有孩子用家长的手机购买卡片时,掉入骗子花言巧语编织的陷阱,损失惨重…… 集卡之风爆火,刺激过度消费。“小马宝莉”“魔卡少女”“奥特曼”等卡牌红极一时,缘于孩子们渴望接近自己喜欢的动漫IP。但在卡牌分出三六九等,盲盒抽卡越玩越刺激,黄牛炒作卡牌收藏变现价值,种种诱因烘托出的一片虚假繁荣中,孩子们为卡疯狂,轻易就会陷入消费的无底洞。当游戏远远超出了少年儿童的消费能力,退款纠纷频发却因举证困难难以追回,这份快乐也就变了质。 集卡之风“狂奔”,容易激发孩子的赌性。比“入坑”更可怕的是上瘾。“经常是同一批孩子一周来好几次,念叨着想抽‘彩虹卡’(稀有卡)。”而走进直播间、交流群,可以看到线上卡牌“以小博大”的情形更加疯狂。商家通过细分卡牌等级、开发游戏对战模式等,吸引消费者不断购买,想尽办法去赌一个概率极小的稀有款。拆盲盒的过程会带来一种精神满足,激化人的“赌徒心理”,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尤其容易被诱导,不知不觉间沉迷其中,小小年纪就体验到“被套牢”的滋味。 卡牌成“硬通货”,会引发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。多名小学生告诉记者,时下卡牌是同学间的“社交密码”,不玩卡牌会被认为“落伍”,有了好卡牌更是等同于有了好人缘,很多孩子玩卡牌的初衷,是为了和小伙伴“保持一致”。“买卡不炫,等于白买”的虚荣心带偏了青少年。他们不计成本、不惜代价去玩卡,只为在社交中被点赞、羡慕,乃至崇拜。长此以往,不仅会损失钱财、耽误学习,也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。 |

相关阅读


热门新闻
骑士队史季后赛40+次数:米切尔3次追平欧文并列第二詹姆斯24次
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召开二届七次理事会选举姚明担任理事长
练练三分范德彪:去年夏天做了好几次手术今年终于能好好练球
莱利盼希罗终老热火!希罗可签3年1.497亿进最佳阵能拿5年3.8亿
三分10中0+8失误都能赢约基奇一攻一助杀死比赛拿下20分16板
攻防一肩挑!莫布里13投6中攻下18分13板4助3断3帽
斯派克:希望死前尼克斯能夺冠也许森林狼尼克斯会师总决赛
外线开炮!米切尔和斯特鲁斯相继命中三分骑士扩大领先轰停对手
魔法失灵了哈利伯顿8中2仅拿4分5助出现3失误&正负值20
说给谁听波蒂斯:想换来字母哥对手得把整支球队都送走